《梓字为什么那么多人起名》

《梓字为什么那么多人起名》
最近帮朋友整理幼儿园活动名单,A4 纸上密密麻麻的 “梓萱”” 梓涵 “”梓豪”,恍惚间以为自己误入了什么梓树种植基地。回家顺手翻了翻本地 2020 年的新生儿姓名统计,”梓” 字在 top10 里占了半壁江山。这让我想起邻居家老太太的吐槽:”现在的小孩名字,听着都像失散多年的兄妹。”
说起来,我家小侄女差点也成了 “梓字大军” 的一员。当时表姐拿着取名软件翻来覆去地挑,最后在 “梓晴” 和 “若曦” 之间摇摆不定。”梓字多好啊,听着就文雅,还带木字旁,算命的说孩子五行缺木呢。” 她这么一说,我倒想起前年参加育儿讲座时,有个爸爸直言不讳:”选梓字纯粹因为《三生三世》里白浅住的地方叫青丘梓芬。” 你看,同一个字,有人图吉利,有人追明星,倒是各取所需。
其实翻翻古籍,”梓” 确实是个有来头的字。《诗经》里 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”,把桑树和梓树比作父母故乡;《楚辞》中 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”,又用它比喻良才。古人大概想不到,当年象征故土与栋梁的字,两千年后会变成取名界的 “爆款”。我查资料时发现,民国时期梓字还算冷门,某地 1935 年的户籍记录里,百人中不过三两个带 “梓” 的名字。倒是近二十年,这字像是突然被开了光。
细究起来,梓字的走红大概暗合了当代家长的几种小心思。一来它自带 “文艺滤镜”,比 “芳”” 丽 “雅致,又比” 涵 “”萱” 好写,完美符合中产家庭对 “低调有文化” 的想象。二来性别中立,男女通用 —— 去年参加亲子活动时就见过叫 “梓航” 的短发小姑娘和叫 “梓萌” 的眼镜小男孩。更妙的是,这字普通话和方言念着都不拗口,我广州的同事说粤语里 “梓” 发音像 “纸”,反倒有种特别的萌感。
不过用得多了,难免闹笑话。朋友在妇产科工作,说最夸张时一天接生八个 “梓” 字辈宝宝,护士们不得不用 “大梓涵”” 小梓轩 “来区分。更绝的是某次家长会,老师喊了句” 请梓萱妈妈留一下 “,结果站起来三位女士面面相觑。这种盛况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” 婷婷 “”伟伟”,历史果然是个循环。
有回和做语言研究的老同学聊起这事,他提了个有趣的观点:梓字的流行其实是 “安全牌心理” 作祟。”家长既想让孩子与众不同,又怕太过特立独行,于是选了个看起来特别其实烂大街的字。” 这话听着刻薄,但想想确实如此。就像买奶茶,嘴上说要尝鲜,最后点的还是招牌珍珠。
当然也有人不服气。书法班的周老师就说:”梓字结构多漂亮啊,上木下辛,横平竖直,写出来特别周正。” 他给我看学生作业时,果然满纸的梓字各有千秋。这倒提醒了我,或许我们觉得俗,只是因为见得太多。就像我奶奶至今觉得 “丽华” 是天下最美的名字,而 “梓” 对于 10 后们,将来也会成为他们的时代记忆吧。
最近发现梓字的热度似乎有些退潮,某取名平台显示 2023 年它的排名悄悄跌出了前五。不知道是不是家长们终于意识到,与其跟风用 “梓”,不如给孩子留个真正独特的名字。不过话说回来,我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叫 “梓昊”,阳光开朗的小伙子 —— 你看,再普通的字,安在具体的人身上,总会焕发出特别的生机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