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孩子起名那会儿,我和老婆差点为 “莲” 字吵起来。她看中这个字清雅,我却想起老家王婶的念叨:“莲啊,那是供在佛前的,活人用了折寿!” 这话听着瘆人,可翻翻族谱,我太奶奶还真叫 “金莲”—— 活到九十八,这又怎么说?
1. 佛前一朵莲,人间百样嫌
去年清明回乡下,见祠堂供着莲花灯,三叔公边烧纸边嘀咕:“莲台接引亡魂,名字带这个,不是催着去见阎王爷么?” 我听着好笑,可转头看见隔壁小孩冲着戴 “莲” 字银锁的丫头喊 “小棺材板”,心里又咯噔一下。老话讲 “莲生淤泥”,本意是夸品格,到了某些地方偏成了 “命里带秽” 的歪解。更冤的是在潮汕朋友家,他二姨一听 “莲” 就摆手:“我们这儿‘莲’和‘伶’同音,起这名字,将来要当戏子讨饭的!”
2. 那些叫 “莲” 的人们
我表姐学中医,大名里就嵌着 “莲” 字。有回给患者开方子,老太太一看签名就缩手:“姑娘,你这名字… 药不会带着阴气吧?” 气得表姐当场背《本草纲目》:“莲花清心解毒,哪本医书写它不吉利了?” 还有个更绝的案例:同事女儿叫 “慕莲”,入学第一天被班主任悄悄建议改名,理由竟是 “和烈士陵园撞了半个字”。后来查证纯属误会,可孩子已经委屈得不肯答到。
3. 名字是衣服,还是枷锁?
老婆最后妥协用了 “苓” 字替代,可每次看到女儿作业本,我总想起当初翻烂的那本《姓名学》。书里说莲字五行属木,利肝胆,可架不住丈母娘天天转发 “震惊!这些字正在毁掉孩子气运” 的帖子。最讽刺的是,去年某网红取名 “小莲” 带货,评论区清一色夸 “国风雅致”—— 你看,同样的字,放不同地方,竟能活出阴阳两界的效果。
现在路过荷塘,女儿总嚷着要摘莲蓬。有次她突然问我:“爸爸,要是当初我叫‘莲’,会不会被同学笑?” 我捏捏她的小手,想起三叔公坟头今年莫名长出的野莲花。有些规矩啊,像这塘里的泥,挖不干净,可花照样开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