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一对年轻夫妻拿着他们精心挑选的名字清单找到我,指着 “樾” 字问:“老师,这个字是不是很有意境?” 我看了看他们期待的眼神,叹了口气 —— 这已经是今年第七对冲着 “樾” 字来的父母了。
一、树荫下的隐喻
“樾” 的本义是树荫,《说文解字》里说 “樾,荫也”。听起来很诗意对吧?但名字是给孩子用的,不是给山水画题词的。我遇到过叫王樾的孩子,小学三年级时哭着问他妈妈:“为什么同学说我像棵总躲着的树?” 树荫这东西,象征荫庇固然好,可现实中更容易让人联想到 “不见天日”。有个家长跟我抱怨,孩子自从用了这个字,性格越来越闷,“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”。当然,你可以说这是心理暗示,但名字本就是一场大型心理暗示实验 —— 何必冒这个险?
“樾” 的本义是树荫,《说文解字》里说 “樾,荫也”。听起来很诗意对吧?但名字是给孩子用的,不是给山水画题词的。我遇到过叫王樾的孩子,小学三年级时哭着问他妈妈:“为什么同学说我像棵总躲着的树?” 树荫这东西,象征荫庇固然好,可现实中更容易让人联想到 “不见天日”。有个家长跟我抱怨,孩子自从用了这个字,性格越来越闷,“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”。当然,你可以说这是心理暗示,但名字本就是一场大型心理暗示实验 —— 何必冒这个险?
从五行看,“樾” 纯木属性,木气冲天。2018 年有个叫李樾的男孩,八字里火土全无,结果青春期暴躁得像棵雷击木。他奶奶后来偷偷找我:“早听你的用‘枫’字就好了,至少带点秋风扫落叶的利索劲儿。”
二、那些哭笑不得的现实
字义再玄乎,也比不上生活给的教训来得直接。先说读音 —— 十个人里有六个会念成 “越” 或 “悦”,剩下四个干脆卡壳。我有个客户是中学老师,她班上有个 “樾” 字名的孩子,开学第一天就被代课老师喊成 “刘…… 呃…… 刘什么来着?” 全班哄笑。孩子回家摔了作业本:“你们非要选个连老师都不认识的字!”
字义再玄乎,也比不上生活给的教训来得直接。先说读音 —— 十个人里有六个会念成 “越” 或 “悦”,剩下四个干脆卡壳。我有个客户是中学老师,她班上有个 “樾” 字名的孩子,开学第一天就被代课老师喊成 “刘…… 呃…… 刘什么来着?” 全班哄笑。孩子回家摔了作业本:“你们非要选个连老师都不认识的字!”
再说字形。“木” 旁加 “越”,看着就像树要跑路,拆解起来颇有些矛盾。有位研究姓名学的老先生跟我调侃:“这字啊,木想超越,根却扎在原地 —— 孩子将来容易纠结。” 虽说是玩笑,但名字心理学里确实讲究字形对潜意识的塑造。你猜怎么着?我统计过经手的案例,名字带 “樾” 的孩子,百分之七十有选择困难症。
三、当文艺感撞上老传统
现在年轻人爱 “樾” 字的清冷范儿,可老一辈的忌讳实实在在。去年有对海归夫妻坚持给女儿用这个字,孩子姥姥当场翻脸:“‘荫’字辈的都是我们族里早夭的!你们非要触霉头?” 后来果然闹得全家不宁。传统文化里,名字讲究 “亮堂”,类似 “樾”“幽”“冥” 这些字,再美也难登家谱。
现在年轻人爱 “樾” 字的清冷范儿,可老一辈的忌讳实实在在。去年有对海归夫妻坚持给女儿用这个字,孩子姥姥当场翻脸:“‘荫’字辈的都是我们族里早夭的!你们非要触霉头?” 后来果然闹得全家不宁。传统文化里,名字讲究 “亮堂”,类似 “樾”“幽”“冥” 这些字,再美也难登家谱。
话说回来,倒也不是一棍子打死。如果孩子八字缺木,家族又有文人传统,用 “樾” 反而能成点睛之笔。我曾给一个书法世家的孩子配这个名字,爷爷特意写了 “嘉樾承露” 的匾额 —— 但这种案例百里挑一。对大多数家庭,我的建议很直接:与其赌概率,不如选个稳妥的。比如 “枫” 字同样属木,却带着风骨;“朗” 字寓意光明,还能避免老师念白字。
结语
起名十年,我越来越觉得名字像件衣服 —— 樾字是件高领毛衣,看着文艺,穿久了可能勒脖子。每次看到孩子因为名字被嘲笑,或者家长后悔当初没听劝,我心里都揪得慌。有位妈妈说得实在:“咱给孩子的是祝福,不是搞艺术实验。”
起名十年,我越来越觉得名字像件衣服 —— 樾字是件高领毛衣,看着文艺,穿久了可能勒脖子。每次看到孩子因为名字被嘲笑,或者家长后悔当初没听劝,我心里都揪得慌。有位妈妈说得实在:“咱给孩子的是祝福,不是搞艺术实验。”
所以啊,如果你真喜欢 “樾” 的意境,不妨把它放进书房名或笔名。至于孩子的第一片天空,还是别让树荫挡了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