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避讳 “含” 字:一个民俗爱好者的观察与思考
去年帮表弟家新生儿起名,我兴致勃勃提议 “含嫣”—— 多美啊,含着嫣然一笑的意境。没想到三姨当场皱眉:”这字可不行!咱老家说 ‘ 含’ 字带着怨气,孩子将来命苦!” 表弟夫妻俩瞬间犹豫了。这事儿让我哭笑不得,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,”含” 字在起名界的争议,比我想象中复杂得多。
咱们中国人起名啊,最怕谐音闹笑话。”含” 字本身挺文雅,《说文解字》里本义是 “衔也”,像嘴里含着珍珠的温婉。但问题就出在它太能 “组 CP” 了 —— 搭配不当就成了 “含恨”” 含冤 “,甚至某些方言里谐音” 憨 “”寒”。我遇过一位广东客户,坚决不用 “含” 字,就因为在他们那儿读音接近 “憨仔”。更别说老一辈总嘀咕 “含泪”” 含悲 ” 这些词,听着就心里发毛。
姓名学里倒是有套说法:”含” 字属水,若孩子生辰八字忌水,这字就算撞枪口上了。不过说实话,现在家长焦虑到连 “天” 字都嫌 “太大压不住”,实在有点过头。早先有位同行给命格火旺的孩子起名 “含露”,取 “水火既济” 之意,结果被家长以 “听着像含着露水等蒸发” 为由否决 —— 这联想力我服气。
当然也有反例。《周易》里 “含章可贞” 就是经典好名,寓意内藏美质。唐代还有位诗人叫李含章,也没见人家命运多舛。关键在搭配意境:去年我给文学教授的女儿起名 “含璋”,取自 “怀瑾握瑜”,家长就特别满意。反观某网红给孩子起名 “含金”,本意是 “含着金钥匙出生”,网友却调侃:”咋不直接叫 ‘ 含人民币 ‘?” 这乌龙闹的……
说到谐音梗,前阵子听说个真事:某家长给孩子起名 “含韵”,本想要 “含蕴风雅”,结果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被同学唱 “含韵(韩红)老师好”。这让我想起自己早年翻车的案例 —— 给属狗的孩子推荐 “含肉”,自以为是 “衣食无忧” 的好彩头,直到孩子姥姥幽幽问了句:”狗含肉不是要挨打吗?” 得,当场重来。
现在接起名活儿,我一般会先避开 “含” 字,除非客户特别坚持。真要用的,得反复核验方言谐音和字义组合。其实类似 “涵”” 晗 “这些同音字就安全多了,” 涵养 “”晨光” 的寓意也更敞亮。不过话说回来,当年嫌弃 “含嫣” 的三姨,最后给孙女定了名叫 “招娣”—— 这字眼可比 “含” 字争议大多了。你们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