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都用臻字起名?

上周参加闺蜜孩子的百日宴,席间听到主持人念出三个宝宝的名字 ——”雨臻”” 子臻 “”臻怡”,我差点以为自己在参加某个品牌的年度新品发布会。回家的路上,我数了数手机通讯录里带 “臻” 的联系人:两位客户经理、一位钢琴老师、三家奶茶店,还有小区门口新开的 “臻鲜” 超市。这个曾经只出现在《诗经》”臻于至善” 里的字,如今像撒芝麻似的落进我们的生活里。

 
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到 “臻臻” 这个小名时,以为是个烘焙品牌。后来发现,这个字确实自带 “精致配料表” 的气质。从语言学角度看,”臻”(zhēn)的发音像颗圆润的珍珠,比同音的 “珍” 少几分俗气,又比 “真” 多几分含蓄。我翻过某本起名手册(具体年份记不清了),里面说带 “王” 字旁的字常被家长青睐,暗含 “玉器” 的贵气。但同样是美玉系的 “琳”” 瑶 “,总让人觉得像上世纪言情小说女主,而” 臻 “字右侧那个” 秦 “,莫名透着点现代感,像是能把传统文化和网红审美焊接在一起。

 

我表姐去年给女儿起名时,在 “嘉” 和 “臻” 之间纠结了三个月。她私下跟我说:”‘ 嘉 ‘ 太普通,’ 欣 ‘ 又显得没文化,’ 玥 ‘ 已经被用烂了 —— 选 ‘ 臻’ 至少不会被幼儿园老师念错。” 这话道出了当代家长的起名困境:既要规避重名率 top50 的常用字,又不敢用生僻字,最好还能暗示孩子将来能考上 985。有次我在儿童医院听到护士喊 “张云臻”,抬头看见个穿恐龙连体衣的鼻涕娃,突然觉得这个字像件不合身的小西装,被硬套在稚嫩的生命上。

 

更耐人寻味的是商业领域的 “臻化” 现象。我家楼下有家 “臻选便利”,货架上摆着 “臻品卫生纸” 和 “臻味辣条”,收银台贴着 “臻心服务” 的标语。当快餐店把炸鸡腿包装成 “臻香黄金脆”,这个字就开始从神坛滚进油锅。有回我忍不住问奶茶店员:”你们家臻酿系列到底 ‘ 臻’ 在哪?” 小姑娘眨着眼说:”就是… 特别好的意思吧?” 这种语言通胀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 “至尊”” 豪庭 “,只不过现在大家改走低调奢华路线 —— 毕竟谁都不想显得像暴发户,但暗戳戳的优越感总得找个出口。

 

不过话说回来,我确实理解人们对这个字的偏爱。帮朋友起名时,我自己也常推荐 “臻”。它比 “轩”” 睿 “这些爆款字新鲜,又比” 彧 “”翀” 这些生僻字安全,像是起名界的 “燕麦拿铁”—— 不会出错的中产之选。有位做品牌策划的读者告诉我,他们团队测试过,”臻” 字能让产品溢价 15% 而不引发消费者反感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“安全的高级感”,既满足我们对美好的想象,又不必真的为之付出太高代价。

 

记得某次在书法展上见到 “臻于至善” 的真迹,展签旁有个妈妈正教孩子认字:”这个臻就是弟弟名字里那个字,意思是好到不能再好。” 小朋友奶声奶气地问:”那我的 ‘ 臻’ 和酸奶瓶上的 ‘ 臻’ 一样吗?” 这个问题突然让我心头一紧。当同一个字同时出现在《大学》典籍和酸菜鱼调料包上,我们是否正在用语言消解语言本身的分量?

 

或许再过十年,”臻” 字会像当年的 “伟”” 丽 “一样退潮,但至少现在,它精准戳中这个时代的痒处:我们渴望被认可,又害怕显得太刻意;追求独特性,又不敢真正跳出框架。每次看到新生儿名单上那些” 臻 ” 字,我总想起珠宝店柜台里被射灯照着的珍珠 —— 每一颗都被承诺是完美的,而完美恰恰是最容易量产的谎言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