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:”玥字这么美,为啥不能用?”说实话,每次听到这个问题,我都忍不住想起三年前那位执意要给女儿用”玥”字的张女士。她当时信誓旦旦地说:”这个字多仙啊,我女儿配得上。”结果孩子三岁那年,她连夜打电话问我改名的事,说孩子总生病,老人非说是名字惹的祸。
“玥”字确实美。你看它左边是王字旁,右边是月,乍一看就像月亮里藏着块宝玉。现在家长起名,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自带仙气,这种字自然成了香饽饽。但你们知道吗?《山海经》里记载的”玥”,其实是种会吸食月华的神珠。我有个研究民俗的老友说得更直白:”这玩意儿在古籍里,总跟祭祀、通灵扯上关系。”
去年在杭州的起名讲座上,我特意做过小调查。在场三十多个用”玥”字的孩子家长,近半都提到孩子特别容易受惊吓。有个妈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”女儿三岁那年对着空气喊姐姐,可我们家就她一个孩子。”当然,这可能纯属巧合,但民间确实流传着”玥字太重,小孩压不住”的说法。江苏有位老师傅更绝,说这字像”残缺的玉璧”,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我自己接过最棘手的案例,是位坚持要用”玥”字的大学教授。他翻着《说文解字》跟我较真:”许慎都说这是神珠,有什么不好?”我只好拿出当年的笔记,给他看各地姓名学老师对这个字的忌讳——山东忌讳它带”王”字旁却非正统王字,广东觉得”月”字旁阴气重,最绝的是山西有个说法:”玥字像月亮被啃了一口,不圆满。”
话说回来,这些禁忌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?我个人觉得”玥”字被过度浪漫化了。现在满大街的”子玥””玥涵”,其实跟古人用这个字的初衷早就差了十万八千里。但起名这事儿吧,就像穿鞋,外人看着再漂亮,磨不磨脚只有自己知道。我常跟客户说:”要是心里老犯嘀咕,再好的字也是负担。”
记得有对年轻父母,妻子梦见月光里有个小女孩递给她一颗珠子,铁了心要用”玥”字。我劝他们折中,最后用了”瑗”字——同样是美玉,但字形饱满,古籍里还特指”孔大边小的玉”,暗合”通透豁达”的寓意。前两天他们发来孩子视频,小姑娘举着幼儿园”最开朗宝宝”的奖状傻笑,看得我鼻子发酸。
要是实在喜欢”玥”的意境,我一般会推荐这几个字:”瑜”(美玉无瑕)、”琅”(玉石相击声)、”琼”(传说中的仙树果实)。特别是”琼”字,既有仙气又不飘,海南人还觉得带吉利彩头。去年给一个五行缺金的孩子用”钰”字,妈妈后来专程道谢,说孩子姥姥看见名字就乐:”这字实在,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强多了。”
现在起名界的内卷,从选生僻字就开始了。前两天翻某网红幼儿园的花名册,光带”玥”的就有六个。有家长跟我诉苦:”老师总把我们家玥字写成月,体检单都能打错。”你看,与其纠结字多玄妙,不如想想以后孩子考试,光写名字就得比人多花十秒钟。
那位半夜打电话的张女士,后来给女儿改名”昀”(日光)。去年同学聚会见到她们母女,小姑娘正在背”杲杲冬日光”的古诗。张女士悄悄跟我说:”还是您说得对,太阳底下过日子,比月亮里当仙女实在。”这话让我想起老辈人常说的:名字是份念想,不是给孩子戴的紧箍咒。
当然,要是看完这些您还是钟情”玥”字,那就大大方方用。名字终究是父母的心意,我这套理论,说不定再过二十年就成了老古董。只是下次遇见坚持用”玥”的家长,我大概还是会多嘴问一句:”您家孩子,怕黑吗?”